当前位置: 文化生活
劳拉·马卡姆:你是那种容易被孩子激怒的父母吗?
日期:2017-12-06  关闭: 【关闭】  
    人物名片:劳拉·马卡姆博士(Dr.Laura Markham),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,“父母和孩子并重”理论的主要倡导者,美国颇具影响力的育儿网站AhaParenting.com创始人兼总编,著有《父母平和,孩子快乐》等书。
    心理标签:育儿的关键-最重要的规则是针对父母,而非针对孩子。父母首先要解决自身的问题,才能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。
    为人父母,都希望给孩子以启迪,成为心态平和的父母。然而,这一美好期盼进展得并不顺利。父母或纠结于自己的过去和创伤,或执着于自己的权威和愤怒,或深陷于自己的付出和奉献,哪怕孩子犯下的一个不起眼的错误,都会让父母发怒甚至失控,在面对孩子的愤怒时,也不能够泰然处之。
    毋庸置疑,面对冲突和愤怒,父母都希望自己可以再耐心一点,再放松一点,多一点鼓励和支持。可是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那么,问题来了:父母不平和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根源?父母又该如何调整,才能更加平和呢?带着这些疑问,2015年6月,本刊记者采访了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劳拉·马卡姆。劳拉说,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要正视并解决其自身的问题。
    “爱的惩罚”:威胁、吼叫、殴打
    劳拉说,在为家庭担任育儿指导工作时,她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父母的纠结和不平和,对孩子进行惩罚和训诫,让其吸取教训,即所谓“爱的惩罚”。
   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吼叫。当孩子无法控制自己时,父母也很难在思想上与他们保持一致,常常会有说“不”的冲动。觉得孩子诉求不合理,“不,我现在没时间管你!”“不,别人都在看我们呢,你太让我丢脸了!”认为孩子表现不佳,“不,我到底哪儿做错了,你竟这样大发脾气?”“不,为什么你就不能乖一点儿,按我说的去做呢?”吼叫过后,父母又常常会感到懊悔,还不断给自己找理由:你看到他做了什么吗?除了吼,我还能怎么让他认真地听我讲话!就算我吼他也没关系,他会明白我是爱他的……
    果真如此吗?劳拉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假设。假设你的丈夫或妻子非常愤怒,对你大吼大叫;再假设他的体形是你的3倍,站在你面前就像一座大山;继续假设你需要完全依赖他为你提供食物、住所和保护,除此之外,你别无依靠。然后,认真感受这些情感,并将它放大1000倍。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,他们的感受与你现在的感受是一样的。当然,如果孩子看起来并不畏惧父母的吼叫,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受伤,只是说明他见证了父母太多的愤怒,已经有了抗拒心理。父母的愤怒越多,孩子的抗拒心理就越强。乔治整天爱和小伙伴们腻在一起,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不和妈妈进行任何分享。因为他从小就习惯了妈妈对他大吼大叫,他早已认定,在他和父母的相处中,吼叫会成为家常便饭,而他却无能为力,所以他的策略就是: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?
    也有父母会表现得看似更加理性:告诉孩子后果。如果后果是自然结果,比如今天忘记吃午饭了,所以下午觉得很饿,效果会不错。但如果加入了父母人为创造的因素,更像是一种威胁,效果就另当别论了。汤姆忘了带午饭,要求妈妈给他送过去。可妈妈很生气:“我在工作,不会专门给你去送饭。我希望这件事给你一个教训,下次肯定就记住了。”虽然挨饿是一种“自然结果”,但妈妈的态度却让其变成了一种惩罚。此后,汤姆的确记住了带午饭,但他认为妈妈并不关心他,和妈妈在一起不是闭口不说就是乱顶嘴,让妈妈大为光火。
    当然,最严重的惩罚还有殴打。劳拉告诉记者,在美国,大部分父母仍然采用体罚的教育方式,2007年的统计资料表明,85%的青少年承认曾被父母打过耳光或打过屁股。而很多父母却认为,对于难以管教的孩子,除了体罚别无选择。鲍勃常常以大欺小,屡教不改之后,父亲乔伊就动手打了他,他觉得如果再不严厉惩罚他,后果会不堪设想。但事实上,打人的后果或许更差。被父母殴打的小孩常常会承认这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,并渐渐认同这种行为。因为孩子不相信,爱自己的父母会故意伤害自己,所以,他认为自己应该原谅父母的行为。但是,这种压制痛苦记忆的做法,只会让他将来更可能打自己的孩子,循环往复。
    无论是威胁、吼叫,还是殴打,父母认为这是出于爱,是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,让他做得更好。然而,在辅导过众多家庭后,劳拉发现,惩罚更容易让孩子相信他是个坏孩子,因为他行为不端,惹父母愤怒。惩罚会阻止孩子承担责任,为了躲避惩罚,他会想尽办法推卸责任,并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是否还会被抓住并再次接受惩罚上,而不是关注自身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。同时,因为父母的强势介入,孩子会认为正确行为不再是他的义务,而是权威人物(父母)的义务,对方有责任塑造他。于是,孩子与父母的亲情受损,亲子冲突只会愈演愈烈。
    为何如此不平和
    很多父母困惑:我知道惩罚和发怒是不对的,可这孩子真的不让人省心,这时候还让我保持平和,我怎么可能做得到呢?面对记者的提问,劳拉微笑着点点头说,她经手的个案中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。劳拉认为,这些不平和的根源在于父母自身的恐惧和焦虑。
    很多父母接受了错误的观点,认为孩子不听话,就是在挑战他们的权威。当父母跟孩子说话时,如果孩子不能及时回应,父母会很生气:为什么我跟他说话,他不理我,是没把我这个当爸(妈)的放在眼里吗?我都从没敢这么对过我爸妈!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时,孩子如果找各种理由搪塞或拒绝,父母也会很不满:我是你爸(妈),让你做点事有这么难吗?现在就这么不听话,以后还了得?所以,必须采取行动,维护权威。
也有父母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和伤害,感到非常愤怒,需要发泄。保罗写信给劳拉抱怨,说儿子尼尔是个问题少年,成绩平平不说,还经常淘气,被老师点名叫家长。为了惩罚尼尔,保罗取消了他的暑假之旅,还对他吼道:“如果没有进步,以后所有的暑假之旅都会被取消!”虽然尼尔“就范”了,但保罗分明感觉到他人在心不在。这让保罗非常生气,认为是尼尔故意和自己作对,惩罚必须升级。深入沟通后,劳拉发现,保罗之所以如此不平和,是因为儿子和他的预期差距太大。为了尼尔,保罗丧偶后没有再婚;为了尼尔,保罗不仅身兼两职,还为他请了家庭教师。自己如此牺牲,儿子却不争气,保罗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,满腹委屈无处诉说,儿子的不体谅更让他感到愤怒,所以,他必须发泄。
    更多的时候,父母不平和是因为自己感到恐惧和无能为力。杰夫打了同学大卫,大卫挂了彩,要去医院治疗。妈妈珍知道后火冒三丈:“你怎么这么不听话,闯这么大祸怎么办?”说着,朝着杰夫的屁股打了上去。杰夫被老师批评了一通,又被妈妈如此对待,便把自己关进书房,哭个不停。虽然心疼儿子,但珍却松了一口气,自己还不算太差劲,至少杰夫承诺下次不敢了。然而,珍心里却没有表面上这么淡定。从没遇过这种事的珍被吓坏了,她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老师和大卫的父母,她也不知该如何纠正杰夫打人的恶劣行为。为了缓解焦虑,减轻自己的挫折感,她只好惩罚孩子,以此来告诉自己:我真的在努力解决问题。
    无论是害怕权威遭到挑战,不满辛苦的付出被辜负,还是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,很多父母都是出于发泄自身的情绪而惩罚孩子。换句话说,父母惩罚孩子的目的不是出于爱护孩子,而是为了调整自己的情绪,释放自己内心的挫折感和忧虑,改善自身的感受,同时逃避对自己的愤怒和恢复平静后承担责任。
    怎样才能成为平和的父母
    父母的不平和源于自身的焦虑和恐惧,所以,想要成为平和的父母,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自身的问题。
    劳拉说,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一位父亲常常重复自己父亲曾经的严厉教育方式,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;一位母亲小时候一提要求就被打骂,于是也这么对待自己的孩子……很多人从小就意识到,自己的情感没人重视,自己的感受甚至是危险的。所以,当自己的孩子情绪失控时,父母内心的“小我”便被激活,产生恐惧感,进而想要逃跑或者勃然大怒,表现出来的就是不知所措或者希望孩子闭嘴。珍妮就是这样一位妈妈。
    麦克把妹妹打哭了,珍妮不问青红皂白,就对他一顿揍。不仅如此,麦克忘记带作业本这样的小事,都会让珍妮忍不住发火。通过交谈,劳拉发现,珍妮从小就被父亲这样对待。只要做错事,父亲从不问原因,只会对她吼叫,甚至动手打她。劳拉指出,我们自身的童年经历和早期创伤,不论大小,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。孩子会以某种方式唤醒我们童年时期的不愉快经历,每当我们情绪动荡,这些经历就会占据主导地位。我们要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的创伤,有些吻合,有些可能很痛苦,这样才有可能不给孩子造成新的创伤。
    在劳拉的指导下,珍妮开始有意识地认识到,当孩子“激怒”她的时候,正是触碰到她的心理创伤。她不能以孩子为对象,重复自己童年的经历,而是要深吸一口气,按下暂停按钮,打破循环。然后,按下自己“故事”的重拨键。回顾过去,感受儿时的痛苦,虽然不能改变经历,却可以用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。父亲骂自己、打自己,让她认为自己是坏小孩,她需要更深入地意识到,父亲当时非常担心她,但他无法控制自己。珍妮和其他孩子一样,只是以自己所知的方式需求关爱和关注。当然,接受自己的故事并重新改写,过程会很痛苦,但也是一种解放,一旦治愈这些创伤,就会成为财富。
    所以,当冲突发生时,必须明白,父母根本不可能控制孩子,却可以控制自己,学会自我调整。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童年创伤,孩子会以不同的方式告诉父母创伤的位置,让自己回想起昔日的恐惧和愤怒。父母必须以成年人的方式,打破童年创伤的循环,学会正确应对这些时刻,做出主动反应,以足够的冷静面对孩子的行为以及背后的情感需求。这种内在的成长极为艰难,却也最有效。
    当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,父母才有精力关注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诉求。劳拉说,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恐惧、愤怒、挫折和哀伤,他们需要表达这些感受,并希望父母倾听,他们的不当行为就是一种信号。
    杰夫突然变得执拗,一会儿嚷着让爸爸买自行车,一会儿让妈妈做便当,得到了满足后,又会提出新的要求。这让史密斯夫妇很生气,认为杰夫是个问题孩子,必须交给劳拉来管教。很快,劳拉发现,妹妹出生后,杰夫才有了这样的行为。原来,他是在向父母索求关注,希望可以得到和妹妹一样的爱。
    另一个孩子米莉放学回家后,开始了各种破坏行为,拿着爸爸的鼓敲个不停,还把奶奶的梳子给折断了。爸爸大声喝止,并让她给奶奶道歉却遭到了米莉的拒绝。劳拉经过耐心引导发现,米莉是因为在学校被欺负了,不敢告诉父母,只好自己找个方式发泄而已。
    当孩子遭遇某些让他恐惧的情感时,尽管他非常清楚“规矩”,但却无法控制,只能通过不当行为发出SOS信号,他的内心受到了伤害,需要父母的帮助。他需要向父母展示,他受到了多大伤害,直到父母听到了他的痛苦;他需要父母接受他的愤怒,帮他顺利克服愤怒背后的哀伤与恐惧。如果父母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,并让他知道你非常重视他的需求,他便不再需要以愤怒作为防御手段,愤怒也会随之消散。反之,如果父母不予回应或是给予惩罚,其实是在告诉他,愤怒是不可接受的,他就会设法压制,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有更大的爆发。
  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
    在劳拉看来,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对武力和控制具有反叛的本能。所以,父母要做的不是试图对孩子实施控制,希望他们马上驯服,而是要学会处理他们的情感,管理他们的行为。相信孩子的力量,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父母就必须学会关注自己的需求,做好自己情绪的管理者。
    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,如果遇到危险,父母要先戴上氧气罩,然后再给孩子戴。为什么呢?因为孩子够不到氧气罩或者不能正确使用,一旦父母出现生理障碍,孩子救不了他们,也救不了自己。因此,即使父母需要牺牲自己来挽救孩子,他们也有责任先将氧气罩给自己戴上。
    同样的,孩子也不能自行管理愤怒。他无法阻止内心的羡慕,打了妹妹;他觉得自己不被父母深爱,耍赖求关注……那么,与乘飞机戴氧气罩一样,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,进而帮助他们管理自己的行为。如果此时,父母过度紧张,导致精力耗尽,就像在飞机上失去知觉一样,根本无力再帮助孩子。所以,平和的父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正视自己的内心状态,关注自己的感受,但不受它的驱使采取行动。
    确保父母自身的杯子永远是满的,才能够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快乐和时间与孩子一起分享,这样,他们才能变得更快乐,也更愿意配合。反之,如果父母自己经常感到愤恨、疲惫,或者脑海中总是充满对孩子的负面想法,那么,这样的父母根本无法做到分享快乐,只有抱怨和发怒,这样,孩子也会不开心,甚至还会和父母对着干。当父母忘了给予自己充分的关注,才会感到自己的权利被剥夺,于是表现得消极、怨恨、没有耐心,面对问题频出的孩子,心态如何能平和?
    当然,想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,父母必须学会正确“养育”自己。当你感到极度疲惫时,可以试着关注重要的事情,比如是否拥抱了孩子,并告诉他你非常爱他?孩子能感觉到父母的疲惫,并通过行动表达。可以寻求他人的支持,比如找一位知己,向他倾诉育儿的艰难。可以做好自我支持,就像对待你爱的人一样,坦诚与自己交谈,或者将盘子暂时留在水槽中,痛痛快快地洗个热水澡。还可以重新来过:如果你发现自己提高了嗓门,马上停下来,深呼吸,然后说:“噢,对不起,我不应该那样说……我们再来一遍……我的意思是说……”你在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责任,你的孩子也不会认为自己很糟糕。你为他们做出了榜样,他们也会纠正自己的行为。
    劳拉说,父母是孩子的榜样。通过观察父母如何控制自身情感和行为,孩子会学习控制他们的情感和行为;通过学习父母如何平和快乐地育儿,孩子也会收获快乐的成长经历。(转载于《乖乖网》)